劳动者健康的守护者
——第十六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广东省职业病
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事迹材料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共17名成员,90%是40岁以下青年,研究生以上学历15名,博士3名,成立10年来解决了近650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难题,曾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四星级省级青年文明号” 、“省直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10年来,经她评价的600多项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均无职业病病例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解决了近650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难题,使超过350万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得到保障。她就是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为解决职业病危害控制难题,评价人员经常深入现场寻找原因,80米高石化厂平台、40米深漆黑铀矿井下、存在射线危害风险的核电站维修现场……无处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为了解我省首次引进的某日资新型项目会不会出现职业危害问题,评价人员立即赶赴菲律宾进行现场调查。经调查,发现该工艺氯乙烯浓度超标。为找出超标原因,评价人员仔细研究工艺流程,反复查看车间环境,终于发现超标是因为废水槽和聚合反应釜的温度和压力过大,泄压时冲破水封边所引起。经综合分析,他们提出合理防控建议,弥补了项目在可行性论证和设计阶段防控设计的缺陷。该项目建成后至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防止了菲律宾工厂出现的职业危害问题在我省的发生。针对一些企业未按照法律要求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评价人员积极指导督促企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截至目前,评价所共保障了350多万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权益。并于2009年积极成立了健康促进志愿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和技术专长,免费帮助企业进行基线调查,摸清企业健康相关政策、知识和环境等的不足,与企业共同策划干预方案,引导企业建立长效职业健康促进机制。
多年来,他们主动参与了多起职业病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针对工人出现的忧虑和焦躁情绪,耐心、细心地予以解答和劝导,稳妥处理了10多起群体性事件。2011年,他们成立了职业病诊断个案调查组,开展对疑难职业病案例的现场调查,维护了上百名不同行业疑难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权益。此外,他们通过与高校和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提升了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近年来,核能作为我省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核电站对公众安全的影响一直有很多争议。研究攻关小组以高本底辐射地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10年的流行病学调研。结果表明,小剂量慢性持续性电离辐射可能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为我省的核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为促进城际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攻关小组开展了为期6年的工频电磁场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为了石化行业的持续发展,他们专门成立了项目攻关小组,运用HACCP技术建立了一套先进的职业病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技术,并在广石化成功转化应用,为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提供了技术平台。至今,全所共承担“产学研”相关研究课题2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80多篇,其中SCI或EI收录8篇,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现代科技成果创新奖三等奖各1项,培育了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省级以上学会委员6名,省级以上专家库专家10名。
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年轻团队,面对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他们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深入危险现场,足迹遍布国内外。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构建了劳动者健康保护的堡垒,为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媒体广泛报道:
广东共青团
http://www.gdcyl.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3562
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4-05/04/content_2616335.htm
南方日报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4-05/04/content_7299871.htm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4-05/04/content_7299861.htm
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oeeee.com/H/html/2014-05/04/content_2065601.htm
央广网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405/t20140503_515420500.shtml
网易新闻
http://news.163.com/14/0503/19/9RBH01UE00014JB5.html
新快报